文章内容

伟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伟东》

飞鸿·雪泥

——伟东八年琐记

作者:贾贵亮    
2020-10-31     浏览(228)     (0)

2018年1月28目,参加集团年会(王朝)讨论

有人说,生活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去回忆。当你试图去追寻那些散去的时光,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诗中关于雪泥鸿爪的感悟,启示我们无论逆旅还是顺境,在不满百的人生旅途中,此心安处是吾乡。

自2012年10月26日加盟伟东,至今已过去整整八年时间了。回眸,仿佛一瞬,但却镌刻于我的生命历程中,难以磨灭。数十年的职业生涯历程,走着走着,一些问题依然懵懂时就戛然而止,因为生命历程度过了一轮甲子。

初识伟东人

记得那天在办公室初次见到集团副总裁王茂昌时,他简单地问了一些情况后感叹道:“你的年龄比我还大啊。”是啊,以52岁的年龄到一家民营企业做文化宣传等工作,对自己也是一个考验。这不,因为参加总裁办的会议,但在次日未能完成会议纪要,延误了网上发布的时效,被领导批评(初来,许多领导都不认识,专业术语有些也似懂非懂,须逐一询问、落实)。想想领导批评的也对,毕竟10月底乐客城正处在工期十分紧急的关头,开会协调的许多事务必须快速落实,除了青岛本埠外,还有济南与烟台伟东地产的遗留问题等,网上及时发布会起到督办的作用。那次延误之后,哪怕晚上加班,我也要求自己必须及时完成时效性工作,这就是伟东人干事的风格。

大致熟悉了总部的领导和员工,第二次考验也随之而来。

2012年10月,伟东·乐客城建设的工期已经十分紧迫,集团总部多数员工直接被抽调到施工管理或者商管公司筹建的一线中。原杂志主编冯允也被调往乐客城去筹建人资管理等工作,她经常加班至晚上八九点,集团杂志主编等事项便交给我负责。因为时间紧张,她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刊物的专栏及页数,随后把已经收集到的稿件打包发我。好在之前我有于另外两家企业创办报纸型内刊的经验,刊物编辑工作也算轻车熟路。为了配合宣传,我必须深入到乐客城抢工现场直接采访,以充分表现伟东人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写出有阅读吸引力的人物通讯来。事前做了些采访准备后,我首先找到时任伟东集团副总裁的赵丕营,询问了现场的大致情况,以便从不同的视角写员工与中层领导。

首次现场采访的成果是万余字的人物通讯——《为了青岛商业的光荣与梦想——伟东·乐客城项目施工管理人物采访纪实》。文中写道:“2012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我数次到乐客城项目现场,分别采访了多位员工,亲身体验、感受了项目施工热火朝天的氛围,被许多人物事迹所感动。”采访的过程也是初识伟东人的过程。采访稿写了十八个人物,其中有这样几个小标题:《邵清卫素描》、《生龙活虎——徐少登率领的项目部年轻团队》、《直接参与现场管理——成本部人物采访录》、《难度与工作量具有挑战性——设计部人物印象》等。我也参加过几次晚上的现场项目总结调度会,与会者各自汇报工作进展,并由主持人协调解决困难等。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峰总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脚蹬一双旧皮鞋,雷厉风行,在现场亲自指挥施工的情景,现在回想,依然历历在目。

在采访后记中我曾写道:“笔者所写只是人物的几个侧面而已,唯求表达出人物精气神之一二来,也算是对待在一线戮力奋战的同事们的一点精神的安慰。……伟东人付出了多少汗水、经历过怎


2015年5月20日,作者去伟东国际云教育产业园采访中所拍

样的艰辛,从记者在乐客城项目的采访中,可以窥见一隅。把乐客城设计平面蓝图上的‘想象’层面的艺术品,变为现实生活中立体的建筑产品,却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个中三味与艰辛,唯有参与建设、施工的当事人最清楚。”

“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人秦韬玉《贫女》诗云:“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中表达的是贫女顾影自怜与怀才不遇的哀怨,后来“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句诗也成为了书籍和报刊杂志编辑人员的精神写照,编辑是幕后英雄。“甘苦寸心知”是写作者的自况,而主编的水平也会客观地体现于杂志中。一本杂志十万字左右的体量,前期的内容策划、约稿、督稿、初审、编辑加工、报领导审核、校对、后期修饰版面,再到出版发行与发放稿费等,非从业者难解其中味。单从图片的选择与调整或修饰角度的考量,都须仔细慎重。编辑出版的诸多环节中,需要凭借才识、经验来逐一落实、完成,考验的是智商、情商以及韧性等。修改文章须把握怎样的尺度?怎样才能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不断调动其积极性?日日实践但时时不可放松,必须准确把握作者文章的精气神,倘若把文章的精彩处删除而保留的却是糟粕,那就会被作者耻笑。

一本杂志出版后,编辑对劳动成果的欣慰与快乐,不亚于农民看到粮食丰收的喜悦。而把一篇平淡无奇的文字修改加工成可读性较强的文章,或者为文章找到更准确、生动吸引眼球的大小标题,或者挑选出文章的精华作为提要前置,就能为文章增姿添色,那种成就感与喜悦会让疲惫遂即烟消云散。

最让我欣慰的是写作卷首语的成功与快乐。2020年初,北京碧虚网编辑的《2019企业报刊刊首语集结号》中,《伟东》杂志入选《变革·机遇·聚焦》和《堵塞黑洞:批判与自我批评》两篇卷首语,且在编辑的前言中被提醒重点关注。再如以往刊物中:《鱼翅·规则与企业家精神》《女子·洞穴隐喻》《红舞鞋·华为的冬天》《来自欧罗巴的芦笛》《总有一些事让我们萦绕于心》等,仅看标题就很有味道。卷首语的标题宛若美丽女子的眼睛,若有神而且善于传情,便会吸引情人为之献身;若标题不能吸引眼球,文章的深度与内涵也不敢有较高的期待。

办《伟东》杂志的追求之一是文章须有体裁感,无论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人物故事》和《伟东家园》,还是侧重于理论或思想的《管理聚焦》《视点观察》《缤纷视角》等栏目,都须符合其写作要求。其中,耗费心血相对较多的当属《人物故事》和《伟东家园》这两个专栏。人物故事努力的方向是:写出良好的人物通讯,即通过讲故事写工作(活动)中的细节来再现人物和场景,杜绝概念性语言,要使所写的人物形象比较丰满地展现于纸上,追求可读性。这不仅仅是写作技术问题,也是弘扬企业文化、宣传先进、激励员工的重要方式。当今员工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白纸黑字承载





酌……伟东人二十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进取、永不服输的“狼性”团队精神,在年会这个特殊视角也得以淋漓展现。对比其它企业,彰显出伟东文化的亮点之一。

2016年10月29日,我参加了伟东团建——健步行的活动。现在回想起来,还对编辑那期内刊时的兴奋记忆犹深。因徒步距离对绝大部分参加者来说都是破纪录的,多位员工脚上的水泡数日后才慢慢消失。这是锻炼团队意志力的活动,没有超越体能的磨炼,效果怎会如此之大?至今我仍被许多员工的精神状态所感动。

我在《一个编外队员的独白》中写道:“事后再回味那天的情景,连自己也感觉有些匪夷所思,看着手机上的计步器显示的数据,仅仅是到达雕塑园即半途而废,但也达到了15公里,倘若换一种方式,与亲戚朋友同行,能有如此大的精气神吗?怕是不敢想象会暴走这么多路程……”活动后,我还写了首打油诗:“今日健儿踏征程/秋风丽日滨海行/水光山色收眼底/怀远兴迩梦心中”。

探索·实践·学无止境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我在伟东画册与宣传片的制作过程中感触颇深。与同事们一道精雕细刻般推敲,打磨宣传片的脚本语言,与设计公司专业人员反复沟通……现在回想起来,还要感谢牟东明总裁的批评,如果不是他几次三番地直接批评、开导,无论是宣传片还是集团的画册,都不会有满意的成果,可见领导严格要求的重要性。为了让品牌人员开眼界,牟总找出当年制作大剧院的画册让我们揣摩、学习。对比后,寻找伟东画册的差距与提升的思路。翻阅那年与广告公司设计与文案人员的反复沟通交流的微信记录,也深深懂得自己的欠缺与不足。画册设计制作首先须有高质量的图片,其次是文字的简约与精致,画龙点睛地体现企业经营发展与文化精神。现在回头看,还是没有完全达到牟总提炼出伟东发展的“独特魅力与独特的精神价值”的要求,或者说只达到“形似”未至“神似”(这仅仅是个人的认知)。要做一本“高品质的画册,有灵魂、有思想”,现在看来也非易事。

伟东文化的梳理(核心价值观、愿景与使命等),是从2019年开始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了数次开会研讨,N次修改,付出多但收获寡。对于集团化企业的品牌宏观管控(有中心负责人也曾尝试改进),也是难题之一。

之前,对内刊美术编辑的作用没有足够的重视,有一次经郭蕊当面指点后,醍醐灌顶。反思在刊物美术设计方面,这些年几无进步,顾文字而失版面之殇,虽术业专攻,但学无止境。大厅移动宣传栏《今日伟东》的编辑与制作中,更凸显出了版面审美的重要性,2米见方的版面,图片为主、文字为辅,若忽视版面审美,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可见内容与形式,如同天平,不可偏重一方。

第73期《伟东》的一篇《一个440W推文诞生记》,我惊异于企业公众号文章也可以有如此的魅力!作者说那是一个团队超过月余的辛勤结晶,而泛泛一般的公众号,阅读量难以如此之高。因此,若想追求精品,首先得问你对公众号的投入有多少?还有外宣,与八九十年代海尔上升期轰炸式的见报(刊)率,我们才有几篇?唯有羞愧。

速写:印象深刻的同事

冯允,原《伟东》主编。她几次在我和同事面前说:“我是不是伟东集团中最有文采的人?” “你当然是了。”我常常脱口而出。她的直爽与可爱的性格,让我难以忘记。其文采自能于她主编的多期刊物中体现,写作的卷首语及人物专访的词汇之丰富足可验证。法务部的刘俊岭也是个性鲜明



2013年12月23国,行政人力中心合影

前排左2为冯允,左1为刘俊岭。后排右1为徐明




者,她在私聊中说“当时写辛普森案子,搜到了《近距离看美国》这套书,然后就慢慢爱看书了。”“你要是不逼我给《伟东》写文章,我还沉溺于韩剧呢”。有趣的是她与李力在午餐时经常会讨论些问题,而且毫不想让,一度让我啧啧称奇。

有幸聆听过几次徐国君老师的课,果然是学识渊博,中外案例俯拾即来,听他的课是思想启迪也是精神享受。我向他请教品宣工作相关问题时,更敬佩他对于相关概念的辨析和思维逻辑的严谨,让我不得不敬佩其丰厚的学养与学者气质。

我入职时,林玉琴是行政人力中心总经理,她作为中心总负责人,工作虽忙但是包括值班人员安排,还有职工食堂伙食的改善等琐事,她都会亲力亲为,经常抽空到食堂帮助厨师包包子或饺子改善伙食。这也影响到我的工作态度。在她退休后我也以她为榜样,因而成为值得信赖的行政后勤负责人之一。受领导信任,2013年下半年我还接替林总兼管印鉴管理工作,常常有部门或合作方利用上下班前后时间到总部来盖章。尽管只有两年但是十分充实。让我至今记忆犹深的是,有一天,王祉皓在我办公室说起林总,他脱口而出:“我爸爸妈妈说起林园长(加盟伟东之前她曾任园长),总是伸出大拇指的。”做人如此,堪为楷模。

“忙死了”,这几乎是王克翀的口头语。我在与云教育品牌部的工作对接中,实干、热情而又有冲劲的王克翀发挥了润滑剂的作用。为了筹备年会,王克翀执笔云教育部分的表彰颁奖词,会上,张艳霞执行总裁称赞道:“先进颁奖词写得好,还没有听够”。

研究生陈玮,才女。“共享教育资源·传承人类文明”,她甫一提出即被确定为伟东云教育的使命。日常工作中组织能力与写作才干兼具,她在兼任《伟东》杂志副主编期间,与我配合默契,确保了稿源充足与质量水平。

徐翔写日本文化风俗人情与经济社会的连载文章与高明宏写法国留学生活见闻的几篇文章可谓异曲同工,区别仅仅是国度不同,但都是看世界的天窗,为《伟东》杂志增添了思想的厚重与可读性。康涛,伟东地产的研发设计总监,撰稿积极支持内刊编辑工作,最近的一次来稿,微信显示是9月23日晚21点。职教城工作繁忙,所以他只能晚上在家中写稿。像康总这样晚上发稿的,还有多位云教育的中高层干部和骨干员工,每当夜间收到来稿,一股暖流涌上心间,于是抓紧回复意见,不能辜负作者积极支持编辑工作的热心肠。实际上,这些热心的作者,在客观上也激励、鞭策我,成为办好杂志的一种精神动力。

让我最为佩服的人还有崔艳萍。在她负责伟东行政人力中心工作期间的某个冬天,大楼发生了一次危机公关事件。因为闹事者的声音很大,影响到办公,当时在28楼办公的多人都在帮助平稳场面,我也在其中。此时,崔总十分老练沉稳,她让我们都回办公室,随即对那人说:“咱也别吵了,不管有啥事,咱还是到会议室去谈,别影响正常的办公秩序,好吧”。崔总未到之前的乱哄哄的场面,被她简单的几句话给镇住了,闹事者乖乖随崔总去了会议室。然后崔总又安排前台人员倒热水。那个场面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一个讲话慢声细语的“弱”女子,却有大将般的沉稳。而日常工作中,从她主持人力行政中心会议即可看出干练与经验丰富,条理、逻辑清晰,人力、行政、法务等,无所不知。

崔晓妮颇具艺术家气质。到伟东不足半年时,她


的也是公司历史的侧面。编辑中我常常会不厌其烦地修改、沟通,以追求细节的丰富与表达的更准确。

付出必然会有收获。《伟东》杂志于2015至2016年先后两度荣膺“中国品牌内刊‘好杂志’一等奖”。

作为编辑,既能有阅读到好文章的欣喜,也会有参加活动的感动。2016年5月,集团举办演讲活动,伟东云教育高名宏《让世界爱上伟东》的演讲,仅仅标题所达到的高度与境界,便足以打动评委和听众。触及人心的是这些话:“我至今仍然能清晰的记得,欧洲学生带给我的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从十几岁开始打工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前年的复活节一个十岁的孩子缠了我三个小时让我买他的糖果,他的销售能力远比现在三十多岁的人要高得多……”就这样,高名宏用双脚丈量了全球六十多个国家,他从学校的建筑上就能准确判断出每个城市发达与否。那天,我确实惊异于他视野如此开阔!而刘颖慧在《我与伟东的情缘路梦》的演讲中,以做乡村教师的母亲说起,谈到自己加盟伟东云教育的心路历程,打动了在场所有的评委,荣膺一等奖。那次演讲会后,我对于“共享教育资源·传承人类文明”使命的认识也加深了一步。

怀远兴迩

对于伟东集团董事长王端瑞的敬佩,无需赘言。

董事长引领伟东从单一的房地产开发,到业务跨越海外,延展至商业、互联网教育、文化旅游、金融投资和干细胞等。若无超前的战略眼光,难有如此胸怀与远见卓识。

伟东年会上,每次聆听董事长的讲话,都堪称精神享受,让与会者心潮澎湃,这是发展战略的宣讲,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熏陶。会前,文化品牌与行政人员最为忙碌,要组织各单位的文艺演出,要写表彰先进的颁奖词和大会主持词,要征集各公司的新年团拜视频,要组织设计年会的背景板等,要参与修改领导会议讲话稿等;会后,还要立即组织整理董事长讲话录音稿,撰写会议新闻,保证发布的时效性。这段时间不加班就不正常,尤其是会前一周,常常会工作至晚上九点、十点甚至更晚。

在我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里,参加过N次年会。伟东的这八次年会,都充分体现出了伟东人的精气神。除领导讲话外,文艺演出创意十足且精彩纷呈(参演同事付出多少努力自不待言),从徐明、纪国亮到周璇和王信人等男女主持人气质优雅、水平近乎专业,都会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每次团拜会的喜庆色彩即使在背景版设计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并极具特色,背后是对每一张设计图的反复修改;表彰先进的颁奖词也会开会征求意见,字斟句

2016年10月29日,参加集团“旅途同历练,团队铸辉煌”拓展。


2018年11周30日合影 中间为王克翀

即构思创作了《伟东人之歌》,成为伟东二十多年发展历史上的首支歌曲。日常编辑校对工作中认真严谨,遇到没有做过的事情,自学即通。尤其是杂志后期校对中,凡文章中的语法逻辑、修辞、文字以及标点等差错,均难以逃脱她的眼睛。

王志千,凡是与他有工作交集者,都会佩服他的认真与周到细致,曾任董事长助理,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但他却总是能及时并详细地回复你的问题,人品也有口皆碑。后来他到云教育国际事业部,带领团队也闯出了一番天地。

钱宇,除了新闻消息写作外,还涉及人物通讯等体裁的创作,进步较快。葛孝栋,工作之余写稿、画鲤鱼、书法,多才多艺。房琛琳和崔龙等后起之秀,文章的思路开阔,写作严谨,尤其是房琛琳的几篇文章兼具理趣与情趣。梁珂散文的文字水平之高,我办内刊近二十年,无出其右者。

值得写的人物还有很多……

作为伟东近八年发展的见证者之一,我倾注了生命的激情,这段历程自然也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当然,我也开了眼界、增了见识,心胸也更加开阔,“厚德文治·怀远兴迩”这八个字宛若雕刻一般镌刻于心中。我深深地感恩董事长和其它领导对我的信任与栽培,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给我以发挥的空间,我也非常感谢众多同事们对我工作的帮助与支持。篇幅所限,在此不能一一展开,但我心中会一直珍藏着所有的感恩与感动,直到永远。

2019年1周27日年会会后合影,前排右5为崔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