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十一局文化》
2024-02-20     浏览(21)     (0)


降对排沙好处不大,损失库容和闸门投资经济比较也不合算。总理确定再降10米到300米,考虑对泥沙没有经验应留余地。电报到后因为设计和试验人员已做了大量工作,正在出图,对此感到不解,因此议论纷纷,我除把这些情况向国内及时写报告外,也对此决定不理解。但是后来二处处长格鲁斯金与总工协商后告诉我:“从技术上看,降低未必有显著好处,但因为中国的领导已经讲了话,出于对他们的尊敬,我们决定克服困难,接受这个要求。”过了两天,钱正英副部长从北京打长途电话向我询问情况,她得知苏方已经接受,就放心了。今天回想起来,总理当时是何等英明,在泥沙淤积没有经验情况下,决定下降 10 米,是完全正确的。

1959 年初,陆兆鸿同志和他的夫人一起来设计分院工作,因为这时机电工作也逐渐多起来了。我的任务除承担三门峡大坝的温度分缝外,还联系有关人防的设计工作。为此,要常跑图书馆查阅资料。为了掌握柱状法浇捣及一整套灌浆设施,三门峡重力坝的温度缝也采用了内部灌浆结成整体的方案,这点看法和格鲁斯金意见一致。但是迎水面的止水,他主张用两道,我主张只用一道,而且由于灌浆后即失去作用,似乎也可用别的金属起止浆作用就够了。另外,黄河泥沙那么多,即使缝张开,泥沙也会淤填的。但是格鲁斯金坚持分缝处不要漏水,使三门峡重力坝的分缝处理成为世界上最考究的结构。

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浪潮,也从国内冲击到国外来了。这时,我征得商务参赞张化东的同意,就在11月返回北京,结束了我任三门峡工程局驻苏设计代表的工作。

1991年9月

沈崇刚,1926年生,江苏江宁人。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56年至1959年任三门峡工程局驻苏设计代表。曾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大坝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